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化管理处(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)-全讯官网
“未来的教育必将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,我们必须推动信息技术支撑下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,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。我在这里呼吁大家,抓紧研究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规律,如果我们忽视它,恐怕越努力,越事与愿违。”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开幕式上,11月刚上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的杨宗凯说。在这之前的六年多时间,他一直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。
未来的教育,是个性化的
无论何时,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命题。那么,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和过去相比,有什么不同?高校应当如何审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?
杨宗凯认为,当前正在逐步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,社会形态的变化必将造就与之对应的新教育。工业化时代需要的是知识型人才,为此,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支撑体系。而信息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与此截然不同,我们需要的是“以能力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核心的一大批创新型人才”,伴随这样的改变,传统的教学模式、标准、评估、课程、专业成长和学习环境必须随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。
“如果我们现在仍然以课堂为中心、以教材为中心、以教师为中心、以考试为中心,就很难支撑起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。所以要进行教育结构的改变,要进行教育支撑系统的再造,这是整个教育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。”
“信息化跟教育的结合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机会。”杨宗凯提到,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(nsf)主任france cordova在2016年曾提出六大科研前沿,前两条跟教育密切相关,一是驾驭面向21世纪科学和工程的大数据。特别指出要开发和评价创新型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机制,也就是说如何利用大数据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一个21世纪的学生以及一个21世纪的教师,这是要研究的;二是推进人·技互动前沿研究。特别提出要设计开发和试点新型的校内校外学习环境,因为未来的教育教学环境是人机共存、共生共长的环境。这两个前沿代表了未来教育的一种方向。
未来的教育会是什么样子?杨宗凯认为,它一定是在大规模基础上开展的个性化教育,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,而是点燃一把火。“要启迪每一个人的智慧,而不是用一套既有的规则把他们限定了。正如现在我们很难找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手机桌面,技术的发展满足了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,往后深入,信息技术也必将成为推动教育个性化的支撑性力量。”
六年,五个创新
基于这样的判断,过去几年里,以信息技术为支撑,杨宗凯在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,首当其冲的是教学改革,他将之称为“从教学1.0到教学2.0”,并认为这六年的改革中最主要的是从“以教师为中心”转到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。他总结认为,华中师范大学有五大创新:环境创新、方法创新、评价创新、教师发展创新、文化创新。
环境创新
环境创新是改变的第一步。“先把环境改变,环境变了,人的观念就会慢慢改变。”华中师范大学建了三个空间:物理空间、资源空间,社交空间。从基础设施开始,打造了一个技术先进、充满了交流乐趣的新一代学习环境。并整合了整个学习过程中所有用得着的资源——数字资源、实习资源……这些资源被汇聚到一个大的资源空间进行共享。但这并不够,还需要把别人的优质资源引进过来。所以,开放、合作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。最后是社交空间,这听上去不是传统教育领域中我们熟悉的词,但杨宗凯认为,这是“21世纪学生的标配”,就是以社区、共同连接的形式推动师生互动、生生互动。
方法创新
方法创新上,“把课前、课中、课后每个过程进行重组与再造,构建翻转课堂和混合式课堂,把课中拿到课前,把课后拿到课中,进行教学的流程再造。”杨宗凯总结认为,这个方案最重要的就是把时间还给学生,把方法教给学生。上课点名、签到这些常规课堂中的方法在这里消失不见。
经过几年的努力,华中师范大学的每一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空间,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。
评价创新
然后,评价创新开始引入。从2017年开始,除了毕业证书,华中师范大学开始向学生们提供一本新的证书——能力证书,综合地评价学生的素养、素质、能力,这样的评价基本是基于大数据来完成的。“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让规模化中实现个性化变为可能。没有大数据的支持,规模化跟个性化就是一对矛盾,几乎无法解决。”杨宗凯说。
教师发展创新
当知识传授过程被放到网上,当学生的能力培养变成了课堂最主要的任务时,教师将面临很大的挑战。杨宗凯觉得,“实现教学的信息化最难之处恰恰是教师。因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这种教学模式,过去教师没有任何实践和经验。”而且,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,过去他是课堂的中心,现在构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教育中,“教师成为整个环节中被连接的一个角色。”
因此,在过去六年里,教师的培训被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。华中师范大学开展了覆盖全校骨干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培训,开展pbl教学环境下教师的能力培养,并且有步骤地送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参加培训,“过去我们送干部,现在我们送教师。”
文化创新
要巩固成果,就要构建新文化。为此,华中师范大学创办了教学节,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创新竞赛,积极营造鼓励教学创新的文化氛围。
“化”是艰难的,要有担当意识
在培养一流人才之外,信息化还能如何支撑一流的管理服务和一流的学科发展?杨宗凯认为,信息化与“双一流”是支撑关系,信息化是大学现代化的必要条件;没有信息化,就没有一流教学,就没有一流科研,就没有一流管理,也就没有一流大学。
如果说一流的人才培养需要从“以教师为中心”转变为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话,他认为一流的管理就必须从科层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进行转变,要重构和再造以服务为导向的灵巧型组织。
“工业化时代,大学的管理以科层式的管理结构为代表,以标准化、流水线为特征,这是适应当时需求的一种模式。但进入信息化社会后,我们发现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不再是职能化,层级化管理问题,而是越来越多地需要协同解决,怎么构建扁平化的结构体制是当务之急。”因此他认为,要以信息化来推动高校扁平式管理体制的变革,从而构建一种柔性参与的结构,无论是管理部门的职员,还是学科的教师,都能根据兴趣,根据职能,根据相关课题柔性地参与到组织和机构中,进行协同分工。
在一流学科建设上,杨宗凯表示,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将成为今后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方向。“信息化改变了我们的研究范式,尤其是大数据的产生又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条新型的研究途径。信息技术与科学研究进行交叉和融合,一是可以形成新型的交叉学科,二是能提高原有学科的研究水平。”
如何以信息化推动一流学科的建设?华中师范大学也做了不少尝试。在政治学研究中,他们构建了农村研究中心,搭建了一个全国最大的关于农村研究的数字化平台;为了支持历史学科研究,他们构建了数字历史平台,建立了历史学的大数据。
杨宗凯认为,数据将驱动教育,基于数据的分析将变革教育。作为教育类院校,华中师范大学近年成立了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实验室,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研制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年度报告。
在许多场合,杨宗凯都曾明确强调,信息化关键在于“化”。化就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当中,改变教育系统内在的组织模式,实现对传统教育价值的重建,结构的重组,文化的重构,最后要形成教育发展的新动力,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个性化的发展。
杨宗凯说,尽管信息化参与教育已有一段时间,“但还仅仅是量变,质变很少。”量变好做,质变难做。要实现质变就是要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进行全面、深度融合。在教学方面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;在管理方面,优化业务流程,变革组织结构。他提出,信息化的“化”有两个关键点,一个是重构,另一个是再塑,没有重构和再塑就不是“化”。
“我深切感觉到,‘再造’的痛点和难点也就是利益再造,难度非常大,但必须去做,因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。遇到困难怎么办?那就需要我们学校领导者的担当意识、责任意识。”
几年中,杨宗凯真切体会到信息化推动之难。他说,“信息化就是‘一把手’工程,‘一把手’如果不亲自抓就很难推得动。为什么呢?因为信息化是在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综合改革,是流程的再造和组织的再造,要面对庞杂的管理系统,协调全校范围各环节的流程问题,要触动很多方面的利益。”
“仅‘一把手’的重视还不够,还必须有专业的负责人来抓,所以要设立专职的cio,要整合机构建立专门的信息化办公室,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职业化的工作,不能九龙治水。”此外,他提出几条信息化工作建议:信息化要设立cio、信息化必须要评估驱动、经费要持续投入,这是一个不能间断的进程。
华中师范大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探索路径
顶层设计:确立学校发展战略
华中师范大学的二级管理模式是“学院办大学”,不是“大学去管学院”。因此,将70%科研可分配经费全部交给学院。“化”要从这一系列的要素进行,首先要创新理念,提出了“一体两翼,体翼结合”的发展理念。
理念创新:明确人才培养方向
提出了人才培养的“三四三”原则,“三生教育”,“4c能力”,“3s素养”。特别是“3s素养”,大学应该给学生21世纪的基本素质素养,因此要构建自主管理、自主学习、自主服务的学习和环境。把时间还给学生,把方法教给学生,要加强过程评价,特别提出以主动学习为主。
搭建“云端”教室教学环境
构建了“三空间”的学习环境,未来空间绝对不是教室,教室只是物理空间,还要打造资源空间,资源空间包括课程资源、mooc资源,还有合作企业的资源。最后就是社交空间,21世纪的学生更重要是从社交空间来进行交流。华中师大正在建的近9万平方米的新型教学大楼,这个教学大楼是要打造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环境,特别是主动学习的环境。
随时随地学习:开发移动学习平台
学校建有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数字化学习工程中心,有将近一两百人的团队在支持这场改革。构建了移动的学习平台,大力推进资源的建设,包括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。
多元协同:推进课程资源建设
构建了教师教育的网络联盟,尤其教育部六所师范大学进行课程的共享,还建立了两岸四地的师范大学的协同培养联盟和资源共享机制。
打造ugbs协同创新模式
作为师范大学,华中师范大学打造了ugbs的育人模式,就是协同育人。同时,进行流程再造,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“三个一工程”——一张表工程,一站式服务工程和一键决策功能,面对学生、老师、领导和管理人员。打造了“3s”的服务环境,通过流程再造新生报到、奖学金的评定、财务管理的服务。
本文刊载于《中国教育网络》杂志2017年12月刊